“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”,這是對愛情最好的詮釋。“在天愿作比翼鳥,在地愿為連理枝”,歌詠的是至死不渝的愛情。七夕之際,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意,在泗陽縣來安街道張束居委會張長莊村,兩棵古老的夫妻白果樹向世人訴說地老天荒的愛情。
縣志記載這對夫妻樹有“五奇”
這兩棵白果樹一南一北,南雌北雄,相距丈余,相擁而立。遠遠望去,兩棵白果樹仿佛站在門口翹首期盼子女回家的老夫妻,四面欄墻,里面有各種綠色植物,宛如一戶煙火味很濃的人家。
走近白果樹,首先迎接人們的是大鐵門上的一副對聯(lián):千古夫妻千古樹,一方水土一方人。走進欄墻,記者看清了兩棵白果樹的風采:兩樹根須突起,盤結相連,相互交錯天然一體,高20余米,得3名成年男性方能合抱過來,樹形如傘,枝葉繁茂,覆蓋面積約一畝地。駐足于這兩棵白果樹前,讓人覺得這兩棵樹好像一對情深意篤的恩愛夫妻。
從一旁的簡介上,記者得知,它們相守了420多個春秋,飽經(jīng)風雨炎涼。據(jù)附近村民介紹,旺盛時期,兩棵白果樹枝葉繁茂,郁郁蔥蔥,招引大量鳥雀在樹上棲息營巢??崾罴竟?jié),這里是附近居民自然的乘涼場所,曾有“黃嘴乘涼勝地,泗陽避暑山莊”的佳話??谷諔?zhàn)爭時期,這兩棵白果樹均遭劫難,其旁生的粗干被地方不法之徒乘亂砍伐。
民國版《泗陽縣志》記載了這兩棵傳奇之樹:“是樹有五奇:康熙時由黃河決口沖來,盤根結節(jié)于水岸高丘之上,垂三百年許。物之生長有定,草木有知,樹亦效靈,奇一;柯枝奇偶,樹別陰陽,宛如人物一體,奇二;高干避日,葉茂藏風,夏日游賞,蔭美甘棠,令人流連忘返,奇三;陽者結實其形長,陰者結實其形圓,根周一里,百鳥營巢。朝陽東出,飛鳴葉丹鳳之儀;紅日西沉,棲止興黃鳥之詠,奇四;樹之陽,有張氏者,隱居樂道而名不傳,終愛其樹不忍傷,登仙則墓垅于其側,生若與樹為良友,死亦與樹結神交,奇五。”
生死陪伴這兩棵白果樹的張氏,為宋朝理學家張載的后代張曉塘(字大溪),生,朝夕守護,死,亦修墓為鄰。
民間傳說這對夫妻樹有“靈性”
當?shù)孛耖g傳說此樹非常有“靈性”,有“泗陽白果樹,影照南京城”的一段神奇?zhèn)髡f。
據(jù)傳在清代,南京鼓樓附近,有戶姓許的人家。每當陽光燦爛的正午時刻,院中水缸里就會出現(xiàn)兩棵白果樹的影子,樹梢上還站著兩只雪白如銀的鴿子。
有一年秋天,許家大公子赴京趕考。剛娶的新媳婦正在窗下梳頭,忽見院中水缸里飛起一對白鴿子,落在窗臺上,嘴里各銜一枚白果,還連連點頭,“咕咕咕”地叫個不停,像是向新媳婦訴說什么……
新媳婦非常高興,覺得有趣,就順手拿起紅頭繩朝一只鴿子腿上套。剛套上去,那兩只小白鴿就比翼而起向著北方飛走了。
一對白鴿剛剛飛走,喜報到家,說許大公子在京都金榜題名,考中新科狀元。新媳婦此時才恍然大悟:這對有靈性的白鴿,是特地飛來向她祝賀、傳報喜訊的。
許家為了感謝白鴿雙雙報喜之情,就派人往北方逐村查訪。終于在數(shù)百里外的桃源縣(民國初年改為泗陽縣)黃家嘴地方,找到了影照南京許家水缸的兩棵大白果樹。更奇怪的是尋找的人還看到了樹梢上一對雪白如銀的鴿子,正在上下翻飛,對舞和鳴。其中一只鴿子腿上還系著許狀元新媳婦扣的紅頭繩。
從那時起,南京許狀元家每年在鴿子報喜那天,都要派專人攜帶香燭果供,來到兩棵白果樹下祭拜一番,并撒些稻谷給白鴿子吃。據(jù)當?shù)乩夏耆藗髦v,許狀元過世之后,他的后代還來祭拜過幾次。
目前這兩棵白果樹已作為泗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受到當?shù)卣貏e重視和保護,這里也成了泗陽的一處名勝。臨走時,記者遇到一對慕名而來的年輕夫妻,他們來到白果樹下許愿,希望愛情美滿,家庭幸福。(蔡秀娟 張東利 宋娜娜)
微信掃一掃,加客服為好友
第一時間處理您所遇到的問題